各地密集上马的电力工程为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带去了更多市场机遇,“三零”“三省”办电服务的推广让企业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电力行业正在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助力经济稳增长,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电力行业是国家的民生行业,电力能源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游电力生产,中游电力输配,下游电力使用,产业链环节清晰、完整。
电力行业产业链分析
01从上游电力生产来看
近十年的装机增速呈波动走势,2015-2019年,装机增速呈下降趋势,至2020年陡然回升,最主要原因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截至202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增幅收缩1.7个百分点。
发电装机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首次超过煤电。2021年全口径非化石能源装机达11.2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为47%,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
02从中游电力输配来看
电网投资占比在“十二五”期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十三五”期间整体呈下降趋势。“十四五”开年持续降低。2018年电网投资接近电源投资2倍,为近十年峰值。随后电网投资占比持续降低。2021年电网投资完成4951亿元,同比降低0.9%,较上年少投55亿元。电源投资连续升高。2020年电源投资占比超过电网,2021年占比继续提升,较电网多投资579亿元。
变电设备与输电线路建设产量增速下降。截至2021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达到470384万千伏安,同比增长为5%,增速较上年下降约4个百分点;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64.3万千米,同比增长3.8%,较上年增速下降约3个百分点。
2012~2021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及增速情况
03从下游电力用户来看
2021年,我国电力消费大幅回升。根据中电联数据,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较2019年同期增长14.7%。受经济整体回暖、外贸出口拉动等因素影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用电量增速低基数效应,电力消费大幅回升。2021年的用电量增速达到近10年来新高。
电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4%;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用电比重逐步收缩,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略微扩大。随着乡村用电条件持续改善,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充换电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进一步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结构将进一步向一产和三产倾斜。
为什么需要建设 BI 平台
1、打破数据壁垒,管理者需要完整的视角
根据发电企业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业务系统、管理系统、生产系统相继实施上线并且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优化了业务流程,但随着业务发展越来越壮大,这些系统并非来源于统一的供应商,导致各系统之间信息孤立,难以整合,导致更大的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2、组织架构梳理,用户精细化管理
大型发电企业管理的覆盖面超乎想象,除了集团内部复杂的金字塔层级外,还有诸多子公司,子公司还分管大量的发电厂等,加上内部决策流程复杂,涉及到多层级、多部门,也就对于BI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的业务部门必须要通过BI做到企业组织架构、用户的精细化管理。
3、高效支撑并跟踪经营管理决策
完成战略从上到下的即时传递利用BI决策平台,通过全面且细致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为电力企业精准化管理、企业管理层决策等需求场景提供支撑。辅以数据可视化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实时、持续的跟踪,建立公司高层战略从集团到厂站侧传达的数字化通道。将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结合经验进行决策、决策转化为行动、行动再转化为数据记录,形成一个闭环。
数据分析平台的统一建设,能够满足电力能源企业内部数据的总体运行及专业领域的规律分析和挖掘,促进精益化管理,实现电力企业内外部管理的全面监测,提升经营现状洞察力,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促进企业健康、科学发展。
BI 的解决方案
发电量等生产类数据和设备运行类的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专业系统中,通过建设生产管理驾驶舱,可以突破专业壁垒。将生产类信息的综合汇总,通过汇聚消减将最有价值的汇总型信息呈现出来,省却跨专业信息获取的动作,减少生产侧的决策者对于无用信息的摄入。
直接观测电力生产、运营情况,对应的数据也就正常化,缩短了执行人员向上反馈的时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