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私下里看看这句话,所有人都是认同的。那么我们转换一下语境,在客户投诉后的定责会议上,有哪个质量人敢对着公司所有人说出这句话?敢说出这样的话的质量人,一定感受过这种眼神:
会议上会有这样一句话:OQC没有检出来么?
或者直接一点:OQC漏检了吧!
甚至更夸张一点:质量部门存在的意义呢?!
质量背负着产品出货检验的重任,自然而然被安排在了批斗会议的风口浪尖,长此以往,连质量自己都觉得没检验出不良都是自己的问题,即使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低下头认错。
思考一下质量部门为什么发展成现在的模式,从最初的质量检验,到过程控制,再到全面质量管理,并不是质量想要改变,而是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质量去负责。因为想保证新品质量,所以有了APQP;因为想保证制程质量,所以有了SPC;因为想保证工作质量,所以有了QMS。回头看看,质量人的所有能力都是被业务场景逼迫而来的。
我们讲的直白些,从IQC、IPQC、OQC转变成了DQA、AQE、SQE、PQE、QS,并不是质量承担了这些业务,而是这些业务需要有质量角度的标准,只是质量人活成了一个个背锅侠。
我们明明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在外界的认知里,质量人仍然只贴着一张“不就做检验的”标签而不被理解?
我们确实没办法改变背锅的现状和不被理解的现状,但是我们必须为让自己作出改变,真正的质量人,不该为了推卸责任而去大喊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应该在前端:
拒绝研发的带伤设计
推敲工艺的过程能力
规范生产的稳定制造
检验产品的关键特性
从IQC到SQE,不应该只看上下限、平均值、测量值,尝试着看一下检验值的分布,预测一下来料整体的情况,有能力的话试着用GB/T 6378代替2828,新品材质评定的报告上写的不再是合格不合格,而是供应商过程能力如何,有n%的可能产生x的ppm。原材料质量问题产生的时候,才能说得清是不是供应商的正常水平
从PQC到PQE,图纸要求与过程能力能否匹配不应该只关注是否合格,别只关心更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多看看分位数、标准差。过程能力验证的报告上除了符合不符合,还应该预测目前工艺的常态ppm。这样才说得清,超过多少报废率才能算是质量的KPI,多少ppm以下属于正常情况,不再拍脑袋。
从质量部经理到质量保证部经理,对问题的处置要实时清楚,有多大的概率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而不是拍脑袋决策。不能只想手底多几个部门,多点什么业务。更多的的应该是能明确我需要什么岗位,什么设备,什么培训,投入多少成本,每年可以减少多少直接质量成本,产生多少质量效益。一个不会跟老板谈钱的人,只能带质量部,带不了质量保证部。
质量管理不应该继续用“常识”来做,一个月薪过万的质量工程师,仍然使用小学毕业就能明确的Max、Min、AVG判断产品质量,无论对公司用人还是对自我提升而言都是一种悲哀。在大数据时代,对产品质量的判断更应该更好的使用统计学基础的判断方式。对流程、工作的质量应该进行细化和规范。
很多人,包括很多质量人都会觉得,很多事情是在流程外解决的。但是回过头想一想,在流程外解决并不是因为不能按流程解决问题,而是流程并没有完全涵盖所有的业务。那些扯着脖子对流程提出“特殊情况”无法应用的人,往往都是不按流程做事的人。而质量人要做的,就是把所有业务规范化。
我知道这件事情任重而道远,也许遥不可及。但在几十年前,谁也想不到,“0和1”可以创造这样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现在的编程,使用的Java、C++等,早已脱离了直接跟0、1打交道的阶段,对质量而言也是如此。虽然现在还很遥远,但在这个时代,面向业务的软件层出不穷,质量人也是时候跨界从软件的角度向市场提出自己的需求,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一张自定义工序且自动计算的网络图就可以解决生产计划
一页能锁死设备的电子检查表就可以防止开机未点检
为什么一个不懂SPC、DOE的人不能只进行输入和结果接收,而让系统来完成所有的分析?
其实,只要你想的到,质量工具、质量管理软件能做到的事情远比你以为的要多。
那么,哪里才能找到这样的来料管理软件?有谁会理解我们最急迫的需求?